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玫瑰文化 > 玫瑰文化

岁暮温粥,暖在腊八

2025/1/7 13:41:47      点击:


“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” 当这熟悉的童谣在街头巷尾隐隐响起,腊八节,这个带着融融暖意与悠悠古韵的日子,便迈着不疾不徐的步子,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。在寒冬腊月里,它宛如一场及时雨,用一锅热粥慰藉着众生,也唤醒了沉睡在岁月深处的那份质朴温情。

粥香袅袅,食材里的民俗密码

腊八节,重头戏自然是那一碗腊八粥。精心熬制的腊八粥,汇聚了八方食材,每一味都藏着老祖宗留下的民俗讲究。赤小豆、绿豆、黄豆、黑豆、芸豆,五彩斑斓地凑在一起,寓意着 “五行俱全”,祈愿生活圆满顺遂;饱满的花生米,象征着多子多福,是对家族兴旺的美好期许;圆润的莲子,自带一股出尘的清气,为粥添了几分祥瑞;红枣甜蜜,桂圆滋补,和着黏糯的糯米、薏仁,小火慢炖,直至米香、豆香、果香完美交融,满屋子都氤氲着醉人的芬芳。这一锅粥,熬的不仅是食材,更是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,每一口软糯,都是历史与当下的温情对接。

腊八溯源,时光深处的传统印记


回溯腊八节的起源,故事如繁星般繁多璀璨。有人说它源自佛教,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前,曾食牧羊女馈赠的杂拌粥,后人为纪念此事,每逢腊月初八便熬粥供佛,渐成习俗;也有说法扎根于本土,它本是古代年终祭祀祖先、神灵的 “腊日”,人们献上丰盛祭品,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,随着岁月变迁,复杂的祭祀简化成了阖家围坐喝腊八粥的温馨画面。无论源起何处,腊八节穿越千年风霜,沉淀在华夏民族的记忆深处,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脉络。

腊八情浓,寒日里的暖心陪伴


印象中的腊八,总是伴着腾腾热气与欢声笑语。小时候,天还未亮透,厨房里就传来母亲忙碌的声响,炉灶里火苗跳跃,映着母亲慈祥的面庞。一家人围坐桌前,暖手捧碗,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热粥,从舌尖暖到心窝。邻里之间,也常互赠腊八粥,小小的一碗粥,传递着浓浓的关怀,打破了冬日的清冷隔阂。这份人与人之间真挚的羁绊,让腊八节超脱了美食节日的范畴,成为凝聚亲情、友情与乡情的温暖纽带。

如今生活节奏似陀螺飞转,腊八节更像是喧嚣中的一方宁静角落。在这一天,不妨暂且搁下忙碌,效仿祖辈,亲手熬一锅腊八粥。去菜市场精心挑选食材,感受人间烟火的蓬勃生机;守在锅旁,看热气升腾,体悟慢生活的诗意从容。当夜幕降临,与家人共享这份甜蜜,让暖粥驱散疲惫,用陪伴抵御寒冬,在岁末的节点,重拾那些被遗忘的温暖瞬间,把生活的美好稳稳接住,怀揣着这份温情,迈向崭新的来年。